「一位在那個偏遠離島上服務的青年,那個教孩子們畫畫,替雅美族擦藥,將什麼東西拿出來跟他人分享而且自己有時候都吃不飽的耶穌會修士…..那位修士而今成了神父,他住在竹東過去的山地裡有了一座自己的教堂,那個地方叫做清泉。」~引自三毛,清泉之旅。
三毛曾經幫丁松青神父翻譯了「清泉故事」這本書,當然他們也成了忘年之交。在清泉,有一棟紅色的磚瓦房,三毛在過去常來到這裡抓靈感,也難怪他會來到這裡。清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熱情的泰雅族同胞、可愛的孩子、清澈的溪流與一座座的吊橋。這樣的美景,任誰也都要在這裡流連忘返了。
清泉是北臺灣山區中的一個村落,距離新竹不到兩小時的車程。  
那兒的山地人屬於泰雅族。  一九七六年夏天,丁松青神父自菲律賓修兩年神學返回台灣後,被任命為神父,第一個任務便是到清泉服務。  
在嘻笑玩鬧的孩童、瀑布和那山區中清晨的薄霧,作者便與清泉的泰雅族共同生活了六年。  
清泉的山地對作者而言,是河流與陽光的世界;那條河,是這麼的湍急而清澈,晚春的雨水將它漲得滿滿的。  
孩子們在冰涼的河水裡打水仗,孩子的父母上了山,在高大的森林內工作。河流的旁邊,有人浸泡嵌在山裡的溫泉中。   
在工作上作者謙稱沒有收到什麼成果,但卻結交到許多新朋友。   
相似於《大地之歌》的作者 James Herriot,雖說為清泉的故事,其實作者本身便為一道清泉。作者簡介 一九七六年夏天,丁松青神父自菲律賓修兩年神學返回台灣後,被任命為神父,第一個任務便是到清泉服務,在清泉與泰雅族的朋友共同生活了六年,所記載的片段,便為本書《清泉故事》的由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